2024年5月24日 星期五

菜心/萵筍 Spargelsalat/ asparagus lettuce

小時常吃菜心,長大去台北唸書後,菜心突然從生活中消失。再看到菜心時竟是這幾年在視頻,看到華人在加拿大種,他們稱它為「萵筍」。

菜心從來都不是我的最愛,小時吃它是因為它在餐桌上,再度看到它時,回憶到曾經,竟然很想種它。在德國找了好久它的種子都找不到,去年回去時竟然意外看到了;當然只有鄉下才有它的影子,因為它是道道地地的農村菜。

據說它源自地中海,唐朝時傳至中國,從此落腳於中國和台灣。根據維基: 「萵筍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,其中以鐵的含量較豐富,萵筍中的鐵在有機酸和酶的作用下,易為人體吸收,故食用新鮮萵筍,對治療各種貧血非常有利。萵筍還含有一種酶,能消除強致癌物質一一亞硝胺,有一定抗癌作用。萵筍中的尼克酸,可刺激胰島素分泌,促進糖的代謝,對糖尿病的老患者非常有益」,看來菜心是很值得種和吃的蔬菜。


菜心屬於萵苣類,是我三月初培育的,它長大後竟和我每年冬天都會種的紅葉生菜(圖上方那棵)長地很像。
因為還不是很認識菜心的習性,現都快開花了,莖卻還沒長夠粗,也只好收成了。

以前媽媽都用菜刀削皮,我技術不好所以還是用削刀,免得削完變成了蘆荀。
用削刀削真的有像德國人削白蘆筍一樣,怪不得又有萵筍這名稱。


它的葉子雖然不多,還是可以炒來吃的。


削完後剩這樣


先用鹽醃製三、四個小時,讓它出水入味



鹽水倒掉後,加些醬油、糖、檸檬汁,最後加辣椒粉和芝麻油。
真沒想到竟然很好吃,又脆又清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