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8月23日 星期五

2024/08/22 菜園近況

今天是處暑,處暑的意思是夏已盡。今天過後,秋天的腳丫子便一小步一小步逼走夏天,天氣或許還會熱,可是那是秋老虎了。


去年在室內過冬的朝天椒,正在轉紅中


這是超市買的不知名辣椒,因為還蠻辣的,就留種,也在室內過冬



芋頭和香蕉


今年育的紫辣椒,成熟後才會轉紫色


雙胞胎佛手瓜




好吃的絲瓜(不知是黑金剛或是蘋果,種子是網友送的)。
看香港人連皮都一起煮,我現都儘量連皮也吃,出乎意外地,皮竟是脆的,我想可能是因為瓜嫩之故。


躲在綠籬裏的冬瓜,已有白霜了


大南瓜


羽衣甘藍


小溫室旁的南瓜和佛手瓜


今年很多人因天氣或蟲害收成不佳,我是陰錯陽差種了很多大大小小的蕃茄,應是很有福氣才能收成這麼多蕃茄;更高興的是終於能把台灣的圓筒絲瓜種出來,它的果肉真的很綿密細嫩,很好吃。


因為這幾天天氣轉陰,先用電烘機烘乾蕃茄,
烘乾後的番茄真的很可口。


另一區的芋頭

網友送的蘆筍和七彩椒

2024年8月18日 星期日

這幾天的收成2024/08/18

小溫室最近一直在收苦瓜露天則是四季豆,還好去年回台灣帶回來6公斤的豆粕,就醬了一大缸的苦瓜,大概可吃十年吧,哈!

 

紅豇豆產量不多,可是已留種籽了,明年不用擔心沒豇豆吃。


前天怕會下大雨,先將一批轉紅的蕃茄收起來



因為是打算吃10年的,所以是用酒醃的


加冷開水之前上面用木條將豆子壓住,這樣豆子就不會浮上來


酸豆很脆,炒辣不管有無碎肉都好吃




2024年8月8日 星期四

2024年 豆豆秀

Hermann過世的姨丈在50多歲把公司賣了後便一心一意地在家後院種起菜。

那時我們都還在忙著唸書,夏天最喜歡去看他弄地整整齊齊的菜園、進去他的玻璃溫室偷吃幾顆蕃茄,然後帶些黃瓜、櫛瓜、豆子或生菜回家。我想我之後會開始種菜除了來自媽媽的的血液,多少是有受到姨丈的啟發。姨媽常說姨丈有個不便宜的嗜好,因為那時很少人自己育苗種菜,德國菜苗並不便宜,水電也貴,自己種菜加加減減算起來要比外面賣的還貴。

姨丈過世後,曾患有小兒麻痺的姨媽並沒將菜園弄掉,或許她開始想念並珍惜丈夫以前種的菜,夏天她還是會在溫室內種大量的蕃茄,露天則種一些西洋芹、大頭菜、生菜或是四季豆。

五年前夏天我們回來德國定居後,馬不停蹄地把後園整理出來,隔年便照著阿姨在四月就撒些矮種的四季豆;我雖然在臺灣一直都有種菜,豆類對我來說並不算難,可是德國氣候與台灣差太多了,一開始多擷取別人的經驗是明智的,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。

那年的四季豆收成不錯,但後來發現台灣的會攀爬的歪豆也很適合在德國晚春種植,它不但好吃、產量高、產期也較長,前年開始我便改種歪豆,今年更加入其它會攀爬的德國豆類。

種植會攀爬的豆類有個好處是較能預防控制無殼蝸牛(蛞蝓)的侵食。家裡的草叢多,蛞蝓一向是我很難駕馭的敵人,他們就像蚊子一樣,無所不在,防不勝防,今年尤甚。

今年五月我把育好的10多棵豆苗種出去,以往最少會有6-7棵存活,今年一種出去,第二天全被吃地稀爛,我只好重育。還好豆類一遇熱,長地很快,6月和7月初育的苗,全都長上來了,我們不但已經吃了好多餐,給了現已無法種菜的阿姨好幾次外,冷凍庫也塞了好多袋。

今年從挫折和失敗學到很多寶貴的經驗。鳳凰涅槃,浴火重生,由逆轉順的感覺真是爽啊。


五月初種出的豆苗都被蛞蝓吃地稀巴爛,我只好再育苗;之後天氣不佳,十棵豆苗稀稀疏疏晃啊晃的,好不淒慘;還好隨著天氣轉好轉熱,它們只花一星期就爬上去了,真是神奇。



最近2-3天就可以收這樣一堆。
真的不用怕挫折,從挫折中找出解決的方法反而讓自己開竅,學到怎樣種出更多的豆子。


黃色的和扁平的是德國種,其它的是歪豆(
為何稱它為歪豆我也不知,因為它一點也不歪啊)。自己種豆子好處很多,尤其可以吃到嫩的,有時連頭尾都不用去就可吃。


過鹽水後的豆子要馬上冰鎮,顏色才會保持住



因為常吃豆子鮭魚,所以切小截



夾鏈袋雖然沒有真空袋好保存,但有可以重複使用的優點,儘量擠出空氣就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