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rmann過世的姨丈在50多歲把公司賣了後便一心一意地在家後院種起菜。
那時我們都還在忙著唸書,夏天最喜歡去看他弄地整整齊齊的菜園、進去他的玻璃溫室偷吃幾顆蕃茄,然後帶些黃瓜、櫛瓜、豆子或生菜回家。我想我之後會開始種菜除了來自媽媽的的血液,多少是有受到姨丈的啟發。姨媽常說姨丈有個不便宜的嗜好,因為那時很少人自己育苗種菜,德國菜苗並不便宜,水電也貴,自己種菜加加減減算起來要比外面賣的還貴。
姨丈過世後,曾患有小兒麻痺的姨媽並沒將菜園弄掉,或許她開始想念並珍惜丈夫以前種的菜,夏天她還是會在溫室內種大量的蕃茄,露天則種一些西洋芹、大頭菜、生菜或是四季豆。
五年前夏天我們回來德國定居後,馬不停蹄地把後園整理出來,隔年便照著阿姨在四月就撒些矮種的四季豆;我雖然在臺灣一直都有種菜,豆類對我來說並不算難,可是德國氣候與台灣差太多了,一開始多擷取別人的經驗是明智的,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。
那年的四季豆收成不錯,但後來發現台灣的會攀爬的歪豆也很適合在德國晚春種植,它不但好吃、產量高、產期也較長,前年開始我便改種歪豆,今年更加入其它會攀爬的德國豆類。
種植會攀爬的豆類有個好處是較能預防控制無殼蝸牛(蛞蝓)的侵食。家裡的草叢多,蛞蝓一向是我很難駕馭的敵人,他們就像蚊子一樣,無所不在,防不勝防,今年尤甚。
今年五月我把育好的10多棵豆苗種出去,以往最少會有6-7棵存活,今年一種出去,第二天全被吃地稀爛,我只好重育。還好豆類一遇熱,長地很快,6月和7月初育的苗,全都長上來了,我們不但已經吃了好多餐,給了現已無法種菜的阿姨好幾次外,冷凍庫也塞了好多袋。
今年從挫折和失敗學到很多寶貴的經驗。鳳凰涅槃,浴火重生,由逆轉順的感覺真是爽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