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7月31日 星期三

2024年 瓜瓜樂(下)

今年年初育苗時有蟲害,苗長地不好,很怕五月沒苗可種,所以一直補育,後來就不小心種了很多瓜。現天氣一熱起來,瓜瓜們便像氣球一樣膨漲起來,那種變化就是閩南語常說的『一冥長一吋』,看了很過癮,可是常常太多都來不及吃,今天就做了五瓶德式醬瓜,冷凍了四條苦瓜。

夏天的德國清晨常常蠻冷的,都快8月了,早上溫度來到11度。昨晚睡前有用氣泡布將冬瓜和茄子稍微蓋起來。

看到這氣泡布我都想笑,話說去年九月回台灣旗山家,整個房子就剩下沒能運走的傢俱和冰箱,爬到頂樓突然看到這一大卷沒用完的氣泡布,好高興啊,我就東挪西喬把這卷氣泡布硬塞進行李箱有拉鍊可關住的一邊。後來去宜蘭姐姐家。最後一天統整行李時,姐姐要打開拉鏈看還有沒空間再塞東西,我好緊張就叫了起來,姐姐一臉愣住,以為裏面裝了啥東西了。其實我是很怕它一被打開會像汽車的安全氣囊一樣爆出來,然後塞不回去...

就這樣啦,這卷氣泡布跟著我千里迢迢飛到德國了。好得意呀,哈!


這棵冬瓜是五月種出去的,現有三顆冬瓜掛果


這裏蓋的是茄子和魔鬼黑辣椒。
氣泡布有個好處是它很輕,較不會壓壞葉子,很適合無風的冷夜。


昨天收成的,冰箱還有一堆前天收的,就一起加起來做了醬瓜


將瀝乾水份的小黃瓜切1公分厚片,放入玻璃瓶中,裏面放了2片薑、2條乾辣椒、一瓣蒜頭、2片月桂葉,最上面放一葉葡萄葉。
醋水(醋:水=1:1/2)加4湯匙鹽和4湯匙紅糖,煮沸後加滿玻璃罐,馬上將蓋子蓋上,轉緊,靜置一夜才可移動。


這棵是會攀爬的白櫛瓜,去年法國網友送的種子,自己後來留籽。
它長地很特殊,口感和一般的櫛瓜也不太一樣。


它的籽雖然已成形,可是還是很嫩


鑲肉上面撒起司焗烤。
因為肉是生的,烤箱要預熱,開始160°烤20分,之後再轉到180°,烤到起司變金黃色。


疊成金字塔(這只是為了拍出美照弄出來的唄)



這一棵我以為也是白櫛瓜,可是長出的瓜形和顏色全然不同,把我也搞糊塗了



這是德買的蒲阿種子,生命力很強,已經曬了一次蒲阿乾了



今年大小溫室共種了4棵苦瓜,這棵翠玉是小溫室的其中一棵,從7月中就開始量產,可見蓋這小溫室是值得的。



太多苦瓜了,今年嘗試冷凍看看。


水煮開,加鹽,苦瓜去籽切片(1公分厚)氽燙,燙個2~3分鐘就撈起,沖涼水


冷凍了兩袋苦瓜,每袋約500公克;其它是四季豆和歪豆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2024年7月23日 星期二

2024年 瓜瓜樂(上)

德國夏天必種的除了辣椒和蕃茄外,瓜類是絕不可缺席的作物。

以前德國人愛種的瓜類有(小)黃瓜、櫛瓜,近年來南瓜也愈來愈普遍,也偶而看到有人種絲瓜、蒲阿和苦瓜。

德國人不認識絲瓜,不知絲瓜可食,若有種,多是為了絲瓜布;苦瓜流行不起來,因為太苦了。我想Hermann是唯一愛吃苦瓜的德國人,哈哈哈哈哈。



這顆是圓筒絲瓜,種子是我多年前從台灣帶來的。
試了三年,前2年不是開花時母花被螞蟻啃食光了就是一種下土,植株就被蛞蝓殲滅。
今年終於在盛夏看到它授粉有成。


金剛絲瓜,網友送的種子


這是超市買的瓜種子,是混合包,叫檸檬黃瓜(今天試吃了,它很清脆,雖然多籽吃起來卻不礙嘴)。

留種的蒲阿


香芋南瓜


今年育苗時有蟲禍,換土中,名稱標示被弄亂了,搞地我不知這棵是哪棵


留種的絲瓜,種子是在德國網購的


自己冒出的南瓜,很大很大的一顆,吃時也會傷腦筋,切開要分人吃才吃地完


(今天7月30日拍的,一個星期後的模樣)



















2024年7月17日 星期三

2024/07/17 菜園近況

最近德國天氣較穩定,菜園的蔬菜長勢可見,溫室的蕃茄和瓜類都爬到屋頂了,今天終於有絲瓜收成,蒲阿也吃了2次。

4、5、6月累積的辛苦就隨著收獲的喜悅漸漸被淡忘...

今年不小心種了很多鳳梨蕃茄,它們又大又甜。



兩顆冬瓜,不知有沒希望長大


今年種了四棵苦瓜,這是第二條苦瓜


去年收了50多顆佛手瓜,吃完後的種子捨不得就這樣丟掉,都有試育,又有好幾棵佛手瓜發芽,只好到處找位子種,不知結果會如何


小溫室旁左邊也種了一棵佛手瓜,右邊是南瓜


小溫室右邊,有絲瓜、椒類、生菜和苦瓜


第二棵自己冒出來的南瓜


去年在室內過冬的朝天椒。
將植物移入室內過冬真的是一種考驗,不但有技術問題(溫度、適度、澆水等等),蟲害的克服更是一大挑戰。五月將10多棵辣椒移除後,它們花了將近一個半月時間才又慢慢生龍活虎長起來。


第二棵種在室外的蒲阿竟然長地很好


會爬的黃櫛瓜


網友送的種子:金剛絲瓜


這是網路買的絲瓜種子種出的


2024年7月10日 星期三

白桑椹

小時住花蓮,很多有庭院的人家常常會種桑椹樹,我們這些到處玩的小孩,除了會趁無人注意時偷摘桑葉養蠶,看到桑椹轉紅時,必然會偷採來吃。就是那種紅黑紅黑,酸甜又挾帶著冒險的滋味,讓人畢生難忘。


住旗山那段時間自己沒種桑椹,可是看到菜市場有人賣桑椹,總會買一些,看是做果醬或酵素,桑椹永遠都是最佳的選擇。桑椹一直都是那麼吸引我,只是我從來不知還有還有白桑椹。

五年前定居德國後,看到德國有人種桑椹讓我驚訝不已。後來看到賣場廣告說有要賣桑椹苗,開賣那天一大早就往賣場跑,買到的桑椹苗雖然很小,可是心裡還是很雀喜,很認真地將它種在後院,衷心期待它長大。
期待這株小桑椹長大真是一門藝術啊,因為隔年德國的冬年一凍就是-18C°,本不抱希望了,沒想到春天它竟然冒出新芽,接著也熬過第二年的寒冬。
第三年它已漸漸強壯,我也盡力照顧它--除了澆水外,春、秋都有施肥。
今年是第四年了,三月底它突然長地又高又大,四月還開很多花,只是後來天氣乍冷,到五月掛在桑葚樹的竟只有幾顆蒼白的桑椹,我天天去看它有沒轉紅,後來才知道它竟是棵白桑椹。一開始我有些失望,因為試吃僅存的一顆,發現它偏甜,和口感酸酸甜甜的紅桑椹相差好多,查了一下資料,知道白桑椹也很健康,心裏也較釋懷些。

其實我對桑椹很有興趣不只是因為它有可口的果實,桑葉本身是藥材,能夠改善所謂的水腫現象,古醫書還說它有“駐容顏,烏鬚髮”的功效,還有資料寫說桑葉茶可控制糖尿病,我呢,只知蠶可吃出那麼美的絲綢,桑葉一定有它不為人知的妙處。


今年連長三倍


桑椹只在當年的新枝條開花結果,若要有好收成,得適時矮化它;矮化它的最佳時機是果實採收候,這樣它的枝條才夠強壯以熬過寒冬。



修剪完要施肥


曬了些桑椹葉,偶而可以泡茶喝






2024年7月2日 星期二

鵝莓(Stachelbeere/Gooseberry)與黑醋栗(schwarze Johannisbeere)

鵝莓和醋栗是一家親,雖然它們的長相和大小差很多。

鵝莓它有很多刺,德文名字是刺莓(Stachelbeere),它有紅色和綠色2種。家裏的刺莓是綠色,之前它長在綠籬旁,被我們移植出來種,沒想到真的活起來了。

醋栗有紅色、黃色、和黑色。菜園三種原本都有,但紅色夭折了,現就剩黃色和黑色。我想應是我春夏太忙了,疏於照顧它們,黃醋栗每年的產量不多,就夠我們當飯後水果;黑醋栗產量較好,但它口感有點像中藥,所以我就將它和鵝莓一起做果醬。

不管是哪種莓或哪種醋栗,文獻都說它們的營養價值很高,是很值得種的植物。


鵝莓不但植株多刺,它的果實也很多毛,要等它真正成熟了毛才會退掉。
成熟鵝莓口感較平淡,較適合做果醬或甜點。


黑色的醋栗不像紅色的那麽酸,口感略苦,可是營養價值--維生素C和其它微量元素--卻是紅色和黃色醋栗的兩倍。










煮果醬要放檸檬較好吃,檸檬也含有很多膠質,有助果醬凝固。
糖和醋栗比還是1:1

煮開時上面會有泡泡,要撈掉。


加了薄荷味道會更好


一共做了8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