婆婆在世也還健康時,每年聖誕前是她最忙碌也最在乎的時刻,因為她要為過節烘烤十多種聖誕餅乾。
她走了後,我們並不怎麼過德國節日,不過我還是每年會烤幾種餅乾--這幾種是她曾寫給我的食譜,算是紀念和感謝她曾經對我的關愛。
聖誕小餅乾的烘焙應該在每年的聖誕夜(12月24)往前推算的四個星期天之前完成。這些小餅乾含有大量的奶油和糖,之後它們會被分裝在小盒子裏,置於陰乾的地方讓它們“熟成”以產生特別的風味,等到聖誕夜再大快朵頤。
自從我這習慣吃剛出爐麵包的外國媳婦進門後,她的餅乾常常剛烤完就被我試吃了好多,到了聖誕夜就剩一半而已。開始婆婆嘴巴會說這個要等放到聖誕夜較好吃,可是看到我那麼捧她的場,吃地津津有味,她也不再說什麽。
之後我們在台灣近20年的時間,她每年都會寄一個大包裹給我們,裏面裝了她親手烘烤的聖誕餅乾,告訴我們她對我們的思念...
做小餅乾重點:愛心+耐心,哈。
所有的材料要室溫,尤其是奶油,手指要能輕易地能按下去
戴手套(不戴是自討苦吃)將食材依照之後的餅乾形狀壓按均勻,成條或球,再置入冰箱冷藏約30分
今年用的是全麥麵粉和椰糖,所以顏色偏黃。我要做的是小球,所以先做條狀再切
聖誕餅乾都要小,所以就揉成小小的球形
它們看起來都很小,可是熱量可不小
之後用沾了麵粉的木棒壓洞
中間塞果醬
因因為奶油含量很高,所以易塌下來;或許我得找到更好的技巧讓它不塌?!
剛烤好的巧克力可可麵體,等涼了上面抹巧克力糖醬
切成小片置入盒內
另一種夾心餅乾
烤10分鐘就要出爐
撒糖粉,中間夾的是去年做的柑橘果醬
它的底是自製小餅乾,所以很厚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