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4日 星期六

10月最後的溫柔

天氣預報在前幾天已釋出這幾天清晨會到1度。因為已十月了,德國天氣只會更冷不會變熱,所以前幾天把芋頭收了,昨天把大理花的塊莖取出, 放在桶子裏加土,放入室內過冬。

今天下午又去馬場,載了一次馬的米田共,之後把地整一整,放了些肥料,過幾天撒些可以過冬的種子,例如野萵苣(Feldsalat)、菠菜。當天氣允許時它們就會發芽,但常要等到明年春天才有的收成。


葡萄雖有轉紅,但還是酸,應是七月的冷天氣所造成的

把院子夏天最大的亮點--大理花剪段,取出塊莖。等院子收拾完後,全部這些堆在一起花莖樹枝會用打碎機打碎,再和馬糞一起發酵腐爛,明年就是非常好的肥料。


每年夏天的大理花都種這裏,冬天讓它休息,春天可種些蔥蒜。



早上真的降霜了


這是每年秋天才會登場的明星,它德文叫Fetthenne(Sedum),直譯是「肥母雞」。關於這肥母雞有個笑話,限於篇幅,下回再敘。


從五月在屋外開到現在的天竺葵(Geranien)也得強迫它搬家。
搬到室內,溫度若對,它還是會繼續開喔。
這盆子裏的花已四歲了。


這是婆婆生前總是種天竺葵的小花壇,我也在這裡續種。





2025年10月1日 星期三

2025秋收

這幾天有可能會降霜,所以該收地就要趕快收,這樣還可保鮮一陣子,免得它們受凍了,就無法久存。


右邊的是義大利蕃茄San Marzano,專用來烹煮的。

這是種在高架菜床的Bishop's crown 辣椒,是網友送的。
我本以為它不辣,後來發現,它果肉不辣,可是籽很辣。是很粗生、很值得種的辣椒。


今年的七月天氣很冷,辣椒原地踏步了三個多星期,還好8月熱起來,才有現在這樣的收獲,放著,它們會慢慢轉紅。



吃不完的絲瓜


白櫛瓜也好吃喔


今年發現南瓜在德國可長2茬,只是第二茬時間不夠讓它們長大


好多啊,之後的分類、處理、即時煮食也是一件工作。



天氣預測說晚上會來到3度,明天會更冷,所以都收了



這彩虹小辣椒還在小溫室中





 

2025年9月24日 星期三

院子肥料的來源

德國家的院子很大,除了種菜還有種花,這麼大的面積除了“免費”的人力照顧外,還要施肥澆水,這跟養小孩一樣,需要一定的支出。還好我們有親戚經營養馬農場,有免費的馬糞可拿,至於水,則是買大桶子接雨水。


到現在我們一年約需要載個6次6“大盆”的馬糞。馬糞雖然算很乾淨的排泄物--它們曬乾看到的就是纖維而已,但新鮮馬糞難免還是有味道,所以載回來後儘量再鋪堆打碎的枝葉或草,讓它們發酵;水則儘量用雨水。有時天氣太熱,一天得澆2次,就都用自來水澆,期間需要澆水,再用儲存的雨水,這樣較不會那麼累,因為提著澆水容器跑來跑去,可是要花不少力氣的。


這是我們三不五十會見到的漂亮寶貝


真的又美又壯


每次都會驚嘆牠們的長臉


牠們都很馴服,肯讓我們摸


天氣涼了,牠們也穿了小背心。
這是寄養農場,像全天候的托兒所一樣,馬兒的主人也是一個星期才來幾天,所以牠們常常也很寂寞。
我們回去時都會看到牠們讓人斷腸的眼神,真不知牠們的主人都是抱著怎樣的心情回家的。



2025年9月17日 星期三

2025年的芥菜

這幾年在德國種菜,我發現包心芥菜很難種,因為它都不包心。雖然不管我在哪個季節撒種子,它都會很快樂地長大(我看了也是快樂啊),可是它們最多就是包個小小的心,然後就開始開花。

其實它的花梗也很好吃,雖然苦,可是炒起來很清脆,只是我想要種成功啊,至少一次,因為它的名字不是就叫是包心芥菜嗎?


Hermann3年前用家裡屋頂拆下的舊木板做成的菜床,現木頭被蟲蛀壞了,買了個鐵板菜床(約270*90*60,價格100€),剛好有育包心芥菜菜苗,就給它種了。
(那時約是7月底8月初)



芥菜才長大,就要開花了


兩三天就可收成一次芥菜心



菜心好吃,可是怕葉子愈來愈老丟掉可惜,就收成起來,打算鹽漬芥菜



台灣帶來的缸。
那時共海運了快20個大小玻璃缸,都是我以前在旗山用來東醃西漬的,竟然一個也沒破,那搬家公司真厲害,雖然搬家花了我們不少錢。
鹽漬時要注意缸的清潔,無油最重要,水最好用煮過放涼的開水,醃漬物絕不可浮出水面,所以要找方法壓住。


這是鹽漬2星期後的狀況。
它發酵時水會流出,所以別忘了下面要放一個盆子。



2025年9月14日 星期日

小鎮一年一度的盛會--Gillamoos啤酒節

我現住的德國小鎮是個文化老城,是我生命中一個重要地方。我視它為第二個故鄉,沒有它,我應該也寫不出「得報週刊」那些文章。

近幾年來,小鎮雖然有所改變,可是古城的百年核心傳統文化多有被保留,例如Gillamoos啤酒節。

這裡的啤酒節,每年從九月第一個星期四晚上開始,結束時間在隔週的星期一晚上



星期五的大遊行。
隊伍由農民組織、啤酒廠商、地方團體社團協會組成。




小朋友也會參與。
整個遊行隊伍會浩浩蕩蕩往Gillamoos草坪走去,為時約1.5個小時


大家排隊買吃的


這是香草藥攤


他好像賣全世界的香料,好長的攤位


這裡有很多啤酒大廠,這是啤酒帳篷之一


具有地方特色的羊毛帽


星期一的「政治早午餐」,南部重量級的政治人物必來此發表政見


一次可容納5000人的啤酒棚,因為是一大早來,所以還沒人


德國人對政治的參與度很高,看,才過半小時就擠滿要來用早午餐聽政見的人
















2025年9月2日 星期二

2025 瓜呱樂(下)

白玉苦瓜是今年最讓我驚豔的瓜類,它從七月初就勤奮地結瓜,到現在還有瓜掛在溫室。

七月中起,菜園就不斷有菜可吃,若菜長地好,常常就無法及時消化,像今年的白玉苦瓜。


這小溫室很適合種熱帶瓜類


苦瓜成熟後一下子就會轉紅,這時及時採收,放冰箱也好,要不它們很快就爆掉


看過有人吃這紅色的瓜瓤,我這次也好奇吃了一下,發現很甜欸,再把籽吐出留種,真方便


這樣熟透的苦瓜炒悶豆豉真的很好吃,很適合不愛吃苦的人


今年留了好種子,下輩子都用不完



這是7月7日冬瓜開母花的照片。
這棵冬瓜月5月時種出去,過約10天氣溫降到1度,雖然有做防護措施,可是後來一直長不大,好擔心,還好6月突然熱起來。



我這裡每年種冬瓜,因為這綠籬很耐撐


兩顆不算小的冬瓜












2025年8月26日 星期二

2025瓜呱樂(上)

除了番茄,瓜類是德國夏天不可缺的作物。


30多年前德國人較愛種的瓜類是大、小黃瓜,後來開始流行櫛瓜和南瓜,現在已經有很多人種不是瓜的「地瓜」,有些人也嘗試種瓠瓜、絲瓜和佛手瓜;幾乎沒德國人愛種苦瓜(因為很苦),還沒發現有德國人種冬瓜。

瓜類種植在德國真也是一種挑戰,即使是夏天,由於溫差大,瓜類常常會生病,沒有好的溫室,熱帶氣候的絲瓜和苦瓜在德國就真的要看天吃飯了。


台灣的絲瓜種


長形的絲瓜種子是四年前在德國網購的,那時的想法是,若種子是商家在歐洲種出的,那應較好種,前年種在露天成果不好,去年種在溫室有成,自己留了種籽,今年種絲瓜要容易多了

這長絲瓜不適合很大才採收,直徑5-6公分時炒起來很好吃。健康又美味。



這是香芋南瓜,香港網友分享的,好吃地不得了,像蛋黃一樣,帶皮吃都
不影響口感


雖也是香芋,形狀卻有差,只能問當時的小媒人了


這是我本要買的「貝貝小南瓜」,結果並沒那麼小,可是也好吃,口感和香芋南瓜很像


這顆是Butternut南瓜,五月才直接隨便在地上撒自己收成的種子,開始都長地好,後來七月太冷,就結了一顆


這是自己冒出來的,不知是啥名,看似Buttermut